地址: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驻地
电话:
0543-2249666
0543-2245668
传真:0543-2245668
邮编:256216
全国免费客户投诉电话:
400-0266-196
今天下午,滨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、市食安办主任赵惠民,做客"中国·滨州"网,围绕"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,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"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,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。赵惠民介绍,2016年滨州市被确定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单位,滨州从加强监管体系建设、能力保障建设入手,开展对小餐饮、小摊贩、小食品店的综合治理和农贸市场整治提升,全面实施食品安全"智慧监管"建设工程,助力滨州食品安全城市建设。
上半年滨州共查办各类食品药品案件468起 罚没款280余万元
【主持人】我们将紧紧围绕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,抓好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,切实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可控、稳中向好。
【嘉宾 赵惠民】今年以来,我局立足食药监管新形势,全面落实《食品安全法》和中央、省、市有关部署,以"四个最严"的要求为统领,以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为载体,坚持"打、建、创"结合,切实抓好"四品一械"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。一是坚持严打严惩,深入开展专项整治。上半年,先后开展了羊肉及其制品、乳制品、肉制品兽药残留、啤酒、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店食品店食品摊贩、植物油中塑化剂、使用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保健品、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、定制式义齿(假牙)、民营医院药械使用等18项专项整治,共查办各类食品药品案件468起,罚没款280余万元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,提升科学化监管水平。始终把抽检监测作为治理整顿的抓手和突破点,共完成各类抽检1051批次,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均已立案查处。三是坚持科学监管,狠抓工作落实。开展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管,明确A级企业128家,B级223家,C级38家;实施"寻找笑脸就餐"行动,在餐饮单位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量化分级等级公示牌,发放、张贴笑脸标识4742份;积极开展"食品快检进市场"活动,上半年现场随机抽取生鲜肉、淡水鱼、干果、蔬菜等品种1067批次;着力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水平,共检查药品经营、使用单位1423家,查处案件25起。 下一步,我们将紧紧围绕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,抓好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,切实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可控、稳中向好。
滨州成为2016年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单位
【主持人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我们了解到,为系统地解决全市的食品安全问题,今年我市正在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。请问赵局长,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有什么背景和意义?
【嘉宾 赵惠民】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,是重要的民生问题。2016年1月18日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印发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先进县(市、区)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》(鲁政办字〔2016〕10号),计划通过3年创建行动,使全省80%以上的市、县(市、区)创建成为省级以上食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先进县(市、区)。省政府部署后,市里高度重视,市政府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,要求我市积极开展争创工作。2月25日,省食安办下发了《关于公布2016年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先进县(市、区)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》(鲁食安办发〔2016〕3号),明确了滨州等5市为2016年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单位。此外,我市博兴县、邹平县是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单位。 我市是全省的食品产业大市。2015年,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54家,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1.5亿元,实现税收4.7亿元,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和收入均居全省前列。同时,我市还有难以数计的小作坊、小摊贩、小餐饮,食品生产经营领域"低、小、散、乱、差"的问题依然存在;种植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兽药、过量使用化肥等农业投入品、违法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兽药等问题也比较突出。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,实施食品安全战略,落实供给侧改革,推进品牌引领,发挥示范效应,是推动我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食品产业发展,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。因此,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是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应有之义,是提升滨州城市品质、树立滨州城市形象的有效之策。